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稳态与环境);5.3生态系统循环教案

发布者:生物科学教师教育发布时间:2020-06-24浏览次数:606


 

生物导学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5章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1学时

 

教学课型

理论新授课R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

2)分析、应用碳循环过程

3)说明生物富集作用的形成

4)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培养学生迁移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4)通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R讨论法R 演示法自学辅导法R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R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多媒体    幻灯R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三、呈现目标(  3 分钟)

1.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

2.分析、应用碳循环过程

3.说明生物富集作用的形成

4.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达成目标( 第一课时35 分钟    第二课时40分钟)

(一) 新课导入

[问题探讨]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循环利用。

 

(二)新课讲授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来源:学科网ZXXK]

 

特点:①全球性; ②循环性;

2.碳循环:

[展示]碳的循环图解

[思考][来源:__Z_X_X_K]

1C在无机环境中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存在形式?

[提示]CO2、碳酸盐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提示]含碳有机物

3、碳在生物体间的传递渠道?

[提示]食物链(网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提示]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化能合成作用

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来源:Z+xx+k.Com]

[提示]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6、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的循环形式?

[提示]CO2

 

过程: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来源:Z.xx.k.Com]

[思考]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温室效应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物质是能量流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来源:Zxxk.Com]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级递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 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总之,能量流动与 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 分的统一整体。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环境间反复循环[来源:学科网ZXXK]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据全球性生物圈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生物圈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       反馈目标( 第一课时 7分钟  第二课时5分钟)

1、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2、右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能实现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的转化

B.由BCD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

C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

DBCDE食用而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3、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来源:Zxxk.Com]

Aabc             Bcba

Ccba             Dacb

 

 

 

 

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

1、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2、全球性

二、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本节课首先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概念进行了剖析,帮助学生对其循环范围、参与物质和循环过程等进行了整体理解,从而得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两个特点——全球性和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并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进行了比较、强化。接下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碳循环,先利用碳循环过程示意图,详细分析了碳的存在形式、碳的循环形式、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大气中CO2的来源,并结合例题帮助学生学会碳循环相关图解的识别方法,再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效果很好。然后由学生分析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缓解措施,由于是现实问题,学生的回答较为完整。最后简单复习了氮循环,并复习了氮循环受到人类干扰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理及过程。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复习的学生认知的现实问题,所以学生的参与度高,复习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