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游戏、实例、模型等方法从分子水平(碱基对替换.增添.缺失)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内因,推导出基因突变概念。[来源:Z+xx+k.Com]
2、 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时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3、基因突变的产生外在原因、特点及意义。
能力目标
1.借助示意图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等能力。
2.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的过程,锻炼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2.认同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及基因突变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基因突变发生的概念、原因及特点。
2、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该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承上启下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中心法则等内容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启新章程的学习的重要的一步。
四:学情分析
事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经验,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特征来调整教学,可以通过纸笔测验或者言语沟通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和特征。
五: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的参与度要高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教案
七、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什么?
2、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什么?
3、基因突变有哪两种类型?
4、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
5、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
【预习质疑】[来源:学&科&网]
【课内探究】
一、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概念: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性。
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 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 (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 (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
二、 基因突变[来源:Zxxk.Com]
1、概念:DNA分子中 的 、 、或 ,而引起[来源:学科网ZXXK]
的 的改变。
2、发生时期: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4.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
外因: 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损伤DNA
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改变碱基 ------- 诱变
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出错。------- 突变
5、基因突变的特点
分析下列事实总结出基因突变的特点:
事例1:无论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事例2: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事例3:果蝇的眼色遗传中,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其红眼基因既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其他多种颜色基因。
事例4: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十万个到一亿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率是105~108。
事例5:绝大多数的人类遗传病,就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这些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等,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基因突变的结果:出现该基因的 基因。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 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 为 提供原材料。
八、教学反思
1.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让同学们能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2.在提问环节对待每一位同学的态度要加以区分,比如对于回答地准确利落时,迅速转向下一个问题;在回答正确但是比较犹豫时,应当给予积极地反馈,并且及时重述正确的答案;对于粗心回答错误的同学,应当表明答案错误,并且迅速转向另一个问题或者同学等小技巧。
3.上课期间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应当灵活地变换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