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课题 |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 课型 | 新授 | 课时安排 | 1 | |
教学分析 |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的学习内容,即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 |||||
学情分析 | 初二的学生都可以认可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化石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一些先进的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还不是很清楚。同时,学生虽然学习过各大类群生物特征的知识,但由于时间较长,也有可能遗忘。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 能目标 | (1)列举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说出地球上各界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 ||||
过程与方 法目标 | 学会用比较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通过事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 通过“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 |||||
教学重点 |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2)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规律; (3)说出地球上各界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 |||||
教学难点 | 说出地球上各界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 |||||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同学们,你见过化石吗?你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导入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那么,大家知道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出现的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1.什么是生物进化? 学生自学课本第6页,知道生物进化的概念。 2.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1)什么是化石? 学生阅读课本第8页资料知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课件展示化石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2)活动:你能从化石中了解到什么? 依据第7页的活动要求对图215到图219中的几种不同年代化石进行仔细观察,回答第8页讨论下面的问题: 各小组派代表说出答案,教师适时点拨,并明确距离现代越久远的化石生物结构越简单,形成较晚的化石生物结构复杂。 (3)化石在地层中的存在有什么规律? 课件展示图片,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总结: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 备注 | |||||
续表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结合化石存在的规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课件展示始祖鸟、中华龙鸟、孔子鸟的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图片。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始祖鸟、中华龙鸟、孔子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3.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课件展示不同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质年代的动植物进化历程。 简介地球上的生命史——生物进化的历程: (1)前寒武纪时期:原核单细胞(始于约35亿年前)→真核单细胞(20亿年~19亿年前)→真核多细胞(8.5亿年~5.4亿年前)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古生代早期)→裸蕨类(古生代中期)→蕨类(古生代后期)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裸子植物(尤其是苏铁)是主要的陆地植物,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它们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 (4)新生代时期(始于6 50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600万年~4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合作探究 试分析马的进化过程。 仔细观察课本第10页马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小组讨论后总结(师引导,同时课件展示答案)。 | 备注 |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化石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规律,以及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结构特点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生物进化的趋势和历程。本节课从化石入手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颇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