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遗传与环境(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0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第五节《遗传与环境》,本课时主要任务如下:一是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可随着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等案例,构建“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的概念;二是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构建“环境既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三是通过具体生产实际,帮助同学们了解可遗传的变异在生产与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知识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与“生物的多样性”相联系;二是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联系。
二、学情分析
在前科学概念方面,同学们有经历过相当一些的环境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例,知道了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但是,同学们对于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知之甚少,要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会有较大困难。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所具有的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能满足本课时内容对在能力方面的要求。在技能方面,同学们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搜集和解读数据的能力。二
三、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及其育种上的利用;
3、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素养。
四、教学重点
1、加深认识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及其育种上的利用。
五、教学难点
1、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2、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素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第5节遗传与环境
一、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可遗传变异 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可遗传变异。 2、不遗传变异 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叫不可遗传变异。 |
学生表现得很有兴趣,有所感悟。
: 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和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学生(看书、观看多媒体)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因为不同人种的基因型不同。
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 表现得很有兴趣。
效果较好
学生主动思考和互相讨论问题。基本能理解问题。
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 表现得很有兴趣。
| 导入:我们在第2节学过性状的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出问题: 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的表现型不同?
同班同学为什么肤色又不同? 提示:这就关系到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请学生出示探究活动结果。(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播放: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喜马拉雅兔毛色的影响 提示: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出问题:有些人皮肤比较黑,生下小孩皮肤也不白;有些人皮肤被晒黑,生下小孩皮肤白白。为什么? 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113页的知识,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了解“杂交”的性状变化。 总结:环境变化能够引起生物变异。当它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时,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否则,产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多媒体播放:人类利用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
七、小结(多媒体)
八、板书设计
第5节遗传与环境
一、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可遗传变异
2、不遗传变异
九、教学反思
1. 改错题的部分所用的时间要合理的控制;
2. 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要注意用开放性问题,少用封闭性的问题,以利于进一步挖掘生成性资源;
3. 对于同学们作出的“萧伯纳猜想”,要关注其回答的合理性,而不是回答的一致性。